健康科普

关注房颤,预防卒中

2020-06-10

每年的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我们一起倾听您的心声”。

为了提高市民对于此类疾病的认识,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数。6日一早,心脏电生理介入科于胜波博士带领其团队在一楼门诊大厅举行了义诊活动,现场免费为市民进行心电监测,筛查心律,听诊心音,讲解房颤的相关知识,卒中的预防措施,给到场群众带来了最前沿的疾病治疗方案。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当天共义诊100余人次,向市民发放房颤宣传手册、射频消融术及左心耳封堵相关资料180余份,活动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1W2A0458.JPG

NeoImage_副本.jpg

什么是“房颤”,它又有那些危害呢?于波胜博士介绍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约1%,而随着年龄增长,房颤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有调查发现,我国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甚至高达30%。房颤常见的症状有心跳紊乱,呼吸困难,疲劳乏力,头晕眼黑,其中有30%的房颤患者自己并没有症状,但是房颤导致的卒中事件你一定不陌生,就是老百姓通常说的脑血栓,栓了。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卒中(脑血栓)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也是房颤最大的危害。它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死疾病。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一人新患脑卒中,每21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房颤所致卒中占所有卒中的20%。有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是一般人群的5倍。

所以房颤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房颤,而且长期的抗凝药物治疗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除了有一定的药物毒性反应,同时也增加了出血事件的发生。房颤射频消融术是目前业界内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房颤射频消融加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术更是从根源上减少了由房颤血栓引起的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很多市民在此次义诊中会问得了房颤怎么办?我院自2017年就开设了“心律失常”特色门诊,位于门诊楼四楼8号诊室,由中华医学会电生理学会青年委员、左心耳封堵全球带教老师、中华医学会左心耳封堵委员会委员于胜波博士为广大威海市民提供房颤等心律失常方面咨询、诊疗服务。2018年于胜波博士及其团队完成山东省首例房颤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2018年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双伞左心耳封堵术,2019年威海市立医院通过“中国房颤中心”认证,现每年完成射频消融术300余例,目前已成功完成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超100例,位列山东省前茅。

威海市立医院心脏电生理介入科将一直致力于心律失常的诊疗工作,用前沿的技术,从专业的视角陪您走好“护心”之路。


opyright©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

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