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精致医疗丨雪天出行,市立医院骨科专家教您防滑“宝典”

2020-01-27
2020年威海的第一场雪在7日傍晚悄然而至,没多久大地就裹上了“银装”,人们享受雪趣的同时,雪后出行也成了麻烦事儿。

雪后早晚温度低,特别是雪融化之后次日低温更容易结冰,雪天外出,除了防寒以外,更应注意雪后路滑容易滑倒。
大雪过后,因摔倒造成骨折及外伤的患者就会增多,其中以小孩儿、老人、女性为多。

如何预防雪天滑倒造成损伤呢?

威海市立医院关节骨科主任于洪波提醒,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人在雪天尽量避免出门。雪天出门,最好空手,不要提重物。穿防滑鞋或摩擦力较大的运动鞋,女士尤其不宜穿高跟鞋或松糕鞋。尽量走人行道,远离机动车道。在不熟悉的路面上行走要小心被雪覆盖的坑洼不平处,选择没有雪或雪较厚的地方行走,因为雪被压实结冰后更容易让人滑倒,也要尽量避免在光滑结冰的路面上行走。
雪天尽量不要骑自行车、电动车出行。如骑车出行,出门前要先检查车闸是否灵敏。不要在易结冰打滑的地砖上骑车;注意低速行驶,不要猛拐,留出足够的车距,提高预判能力,避免突然捏闸造成侧滑摔倒;切勿与行人或机动车抢道,防止被发生侧滑的机动车碰伤;在结冰路面或坡道,最好下车推车通过。

如果摔倒后出现疼痛、肿胀的症状,不要强行移动或自行处理,应及时拨打120电话等待医疗救助,或者到就近医院就诊,避免造成更大的损伤。


滑倒摔伤后如何处置?

于洪波主任介绍, 一般雪后摔倒导致骨折多集中在腕部、髋部、踝关节和腰椎,以50岁以上老人居多,大部分表现为手腕部、脚踝部扭伤,也有部分为腕部骨折、髌骨骨折、髋部骨折或腰椎损伤。
滑倒后首先要对四肢和关节进行自我检查,看看主要关节能不能活动。如果感觉肢体特别疼痛,而且有反常活动,就有发生骨折的可能。如果颈部背部和腰疼,千万不要马上起身,因为如果有脊柱骨折,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骨折加重或者损伤脊髓神经,严重时可能造成瘫痪。此时应该尽快呼救。
救人者不宜随意拖拉背抱伤者,正确的做法是用担架平板将伤者平抬移动,或拨打120等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如果判断上肢骨折脱位的可以暂时用书本、木棍做成临时夹板固定,下肢骨折可以把伤肢与健肢捆绑在一起临时制动。

伤后如肢体肿胀明显应立即就医,不要延误。也不要按摩揉伤处,可能加重伤情或骨折错位。可以先局部冷敷,起到收缩血管、止痛止血的作用。待一两天伤处消肿,再进行热敷。

最后分享雪天走路宝典——“企鹅步”
技巧关键是:走路摇摆。这么做的目的是控制身体平衡。还有,要双脚不停地小步向前走路,外八字是最好的,保证自身重心在脚下,步伐短,曳步走。


opyright©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

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